加速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把固原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
——
在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大会上的讲话1这次推进城镇化工作会议,是继全市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之后,市委、政府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建市十多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加速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固原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为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人口向城镇迁移集中、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社会形态和民众生活方式向城镇形态转型的过程。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早在古希腊,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讲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一定要站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核心战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联合国报告称,城镇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事件。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全球52% 的人口36亿人居住在城市,预计2050年将超过70% 。前几天我看了一份资料,讲全球城市化进程。公元1000年(北宋)-1500年(明朝),整个欧洲2万人以上城市从43个发展到107个,平均8年出现一个城市。14世纪(元朝)法国巴黎只有5.9万人,英国伦敦3.5万人。1800年清朝嘉庆5年,全世界城市化率3% ,1900年14% ,1990年45% 。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从19世纪工业革命后开始的。1949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0.3%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 ,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1958年宁夏成立之初全区城镇化率只有12.2% ,1978年为17.2% ,2012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0.67% ,居西北第一,基本与全国处于同步水平。近年来特别是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以来,全市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市委、政府编制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市区建成区和在建面积扩大到44.1平方公里,4县县城建成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总人口达到53.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4.85% ,五年年均提高1.9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速度高0.5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速度高了0.63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产业培育势头良好,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我市荣获自治区园林城市称号,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被命名为“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彭阳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文明县城”。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城镇化发展的差距是很大的,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17.7和15.8个百分点,比区内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低38.3、35.7、5.1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差距导致了综合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区域竞争力上的差距。中国社科院2010年全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我市排名290位,倒数第五,比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庆阳分别落后212位、70位、9位、18位、87位。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全球经验看,城镇化快速发展均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是美国经济的心脏,美国最大的100个城市仅占12% 的领土面积,但居住着三分之二的人口,创造出G D P的75% 。高度城镇化是韩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011年韩国城镇化率达到91.1% 。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 D P将提高2.25个百分点,带动就业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带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是长期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也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我们必须把新型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来抓,加快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拓展持续发展空间,引领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信息化。我们讲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就是城镇化。据测算,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按照全市150万人的基数,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1.5万城镇人口,带动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激发和释放巨大的生产性投资需求和生活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与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2012年底,我市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65.2%,23项指标中综合实现程度低于60%的有10项,经济总量、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攻坚等差距大、任务重,尤其是城镇化水平与全面小康60%的目标相差25.15个百分点,在未来的8年时间里必须每年增长3.14个百分点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值,压力非常大。解决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举措。虽然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 ……此处隐藏8451个字……镇化进程工作组织督查、通报情况、限期整改,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四要优化发展环境。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持续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和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放宽准入条件,清理制约城镇发展和影响农民进城落户的有关政策。要打造居住在固原、购物在固原、餐饮在固原、教育在固原、休闲旅游在固原的消费品牌。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镇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市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努力开创我市城镇化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大会上的讲话2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在全市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认真学习省委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对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此稿已在会上印发,待征求意见后正式下发执行。稍后,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意志,勇于担当,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潮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站位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准确研判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顺应发展规律,满足群众热望,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是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传统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病”。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的弊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这也是由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省情、市情决定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理念新。新型城镇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新型城镇化所构建的是四级城镇体系,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一层次,强调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作用,发挥小城镇的关键支撑作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各层级城市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新型城镇化坚持中心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重,强调农民进城和就地转化并行,是包含了农村的城镇化,是包含着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着眼于农民、涵盖了农村,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四是产业支撑新。新型城镇化四级城镇体系的产业支撑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强调产业集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密结合,强调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支撑作用,将现代农业纳入了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产业体系之中,实现了各层次的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迁村并居,是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社区,实现了农民就地“市民”化。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于促进持续求进、奋力赶超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也在新型城镇化。我们必须顺应趋势,遵循规律,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在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释放巨大的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就抓住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赶超发展的“牛鼻子”。
第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一肩挑两头,一头连着新型工业化,一头连着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双向带动作用,居于引领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加速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市委作出了“两轮”驱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这一“轮”,我们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正在逐步做大做强;新型城镇化这一“轮”驱动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县域中心、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得还不够,还不能真正发挥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把新型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拓展持续发展空间,引领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第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间的竞争主要是中心城市实力的竞争,比的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我市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是中原经济区对接京津、融通沿海的前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与功能作用。目前,我市与周边相比,中心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与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承担的发展责任不相适应。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必须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大做强市、县、镇三级中心城市,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把我市打造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
文档为doc格式